想到世界一流的高爾夫擊球手,我們的大腦中就會浮現出輕松有力卻又極其優雅的畫面。塞爾吉奧·加西亞(Sergio Garcia)、阿爾瓦羅·奎羅斯(Alvaro Quiros)、羅里·麥克羅伊(Rory Mcllroy)和杰夫·奧格維(Geoff Ogilvy)似乎都能平穩有力地擊球。想到普通業余球員時,可能是周六上午陪你打球的一個或所有同伴,往往就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動作缺乏連貫性和協調性,有時甚至出現徹底混亂或沒有擊中球。高爾夫職業球手打球時,擊球似乎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然而,高爾夫的揮桿動作卻是所有體育運動中最復雜的。在揮桿的過程中,幾乎身體中的所有關節和肌肉都或多或少派上了用場。哪怕只要有一個部位存在缺點或不足,都會讓你的揮桿質量大打折扣。如果存在不足的部位多于一個,要發力并實現在整個身體內部傳輸效率的最大化,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那也是極其困難的。
一般球員最大的一個誤解,有時甚至也是高水平球員和教練的誤解,就是高爾夫的揮桿速度和動力主要來源于雙臂。這種誤解的出現,是由于當時人們還沒有使用高速攝像機、測力板、肌電圖檢查和其他昂貴的研究設備測量高爾夫揮桿的力量和動作。在那個高爾夫運動的原始時代(一直延續到幾年前),高爾夫教練和學員發現的只是他們眼睛所能看到的。由于高爾夫揮桿運動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高爾夫球員只能發現手臂的運動,以及手臂和球桿劃出的平面。如今這種認識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已經使用現代技術對高爾夫的揮桿進行分析和分解。使用超慢動作柯尼卡美能達攝像機觀看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巡回賽,你甚至都不用解說員也能看個明白。現在,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手臂和球桿的運動往往只是實際揮桿的最后一步。
回顧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巡回賽過去幾年關于開球距離的數據,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趨勢。讓我們來對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8年排名第1和第50位選手的開球平均距離進行比較(表1.1)。2008年平均開球距離不低于299碼(1碼等于0.9144米)的選手有20位。2008年巡回賽第50名選手的開球距離超過了1996年的第1名。
表1.1 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巡回賽開球距離排名第1位和第50位球員的平均開球距離
近年來開球距離的增加源于很多因素,最明顯的是高爾夫球、球桿桿頭和球桿的性能提高了。然而球員的身體素質以及高爾夫大賽中出現了真正出色的運動員也是開球距離增加的主要原因。在20世紀70年代,甚至80年代,參加職業高爾夫巡回賽的出色運動員數量與今天相比要少得很多。90年代像老虎伍茲這樣巨星的出現,以及獎金的增加提升了高爾夫運動的吸引力,因此選擇高爾夫作為職業生涯的運動員增加了。如今,在職業高爾夫巡回賽賽場上,我們明顯能夠發現不再只是會打高爾夫的球員,而是世界級的運動員。
盡管女子高爾夫巡回賽在關注運動員健康方面進展緩慢,但是情況正在發生改變。安妮卡·索倫斯坦(Annika Sorenstam)于21世紀頭10年的中期花大力氣推動女子高爾夫運動關注球員健康。她獨霸女子高爾夫巡回賽,無人能比。今天的許多年輕高爾夫球新星們,包括擅長遠距離擊球的維姬·赫斯特(Vicky· Hurst),正在利用健身幫助她們取得勝利鞏固成果。而今天的高中、大學以及巡回賽階段的高爾夫球員們與過去的球員相比,塊頭更大,擊球速度更快,身體也更強壯。隨著新一代高爾夫球員的出現,高爾夫球界被迫對高爾夫球和球桿制定新的規則,增加賽道的長度和難度。為了適應這些變化,高爾夫球員們必須不斷改變自己。這就意味著他們必須將身體發揮到極致,趕超對手。業余高爾夫球員也受到這些變化的影響。針對當今一流球員的強勁表現,如今在建的賽道距離更長。高爾夫球場硬件上的這些變化增加了一般球員打高爾夫的難度。
用戶評論 | |||
---|---|---|---|
用戶: | 評論時間: | ||
評論內容 |